易教网-济南家教
当前城市:济南 [切换其它城市] 
jn.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济南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济南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济南家教网 > 家长课堂 > 如何养出独立自主的孩子

如何养出独立自主的孩子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14-06-15
  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意志力是人格中的重要组成因素,对人的一生有着重大影响。人们要获得成功必须要有意志力作保证。因此,当一个人能够在某一事件或一连串事件中表现出极大的决心与力量时,就会被认为拥有很强的意志力;而他的意志力特性,需要通过他的决心或行动的力度和持久性来体现出来。孩子意志力敏感期是24-48个月。当孩子出现“自我”的系统后,才可能有意志力一说。
   最开始的时候,孩子认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绝对仰赖妈妈所给的安全感和一个靠谱的外界供给存活。他们完全没有自我,但是在能够行走、探索,视野逐渐开阔以后,孩子慢慢体会到,原来我和妈妈不是一个人,原来“我”就是“我自己”。他们有些害怕,又有些欣喜。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孩子,往往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困难就会大哭大叫,软弱无力,或者不听大人的话,任性,固执。相反,意志力好的孩子,则拥有自主选择的自由和能力,同时拥有自我控制和管理的意识,懂得适应社会规范的需要。
要培养孩子的意志力,首先要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尊重他们想要完成某件事、想要感受自己力量的欲望。如果父母长期没有读懂并尊重孩子的自我和意志力发展的需求,会有什么结果?答案为:习得性无助。
      曾经新闻媒体上将第一代独生子女称为“垮掉的一代”,因为对那些孩子而言,家务活是什么,各类蔬菜具体长什么样,菜市场上的果蔬都是什么价位,所有这些都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他们被定性为“无力”、“生活低能”、“独立能力差”。
  可是,是谁制造了这样的孩子?恰是父母自己。  科普知识: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狗做了一项实验:先把狗关在笼子里对其进行电击,狗无法逃避,只得在笼子里上串下跳地挣扎;多次电击后,将笼子的门打开。此时狗完全可以逃生,可是没有。当再次试探性地去电击时,狗没等被电到就自动倒在了地上。这就是一条狗的悲催故事。从此,习得性无助的概念和这只狗紧密地关联在了一起。狗之所以无助,是因为被实验人员操控,无法体验到成功逃脱的喜悦感,直至变得失望、绝望。这种“习得性无助”在人身上也会发生。观察发现,大多数人的习得性无助,都可以从其“无力”的童年时代寻找到端倪。
   以下我要讲到的三种父母,其实都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很累。可是往往却对孩子的成长造成的某种程度的伤害,养出了一大批不能独立自主、患有习得性无助“症状”的孩子,长大后,其中的一部分孩子,甚至会理所当然去做“啃老族”。
      NO.1无所不包的父母有一种父母,拥有超级无敌的慈母心,他们心疼孩子,凡事都要自己做。
     他们包揽了全部的家务活,还包揽了该孩子自己做的事儿,帮孩子收拾玩具,衣物,自己的房间,吃饭的时候为孩子准备好碗筷,孩子需要什么东西,他们早早地就帮着准备好了。真正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一些幼儿园老师就发现,现在孩子的牙齿似乎都开始退化了,以前换牙都是先换门牙,现在有些则先换大牙,因为很多家长喜欢把食物研磨碎,打成浆状去喂孩子,如此就省去了孩子咀嚼的力气。可是,孩子长牙后,通过接触软硬不同的食物,一方面可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另一方面会锻炼孩子咀嚼肌的灵敏度。因为牙齿得不到有效锻炼,连自然的换牙顺序都起了变化,这可不是好事。 我曾见过一位妈妈为孩子吃饭头疼,因为孩子顿顿饭都必须要研磨的细碎才行,否则就吞咽不下去。去医院检查过,也没有发现任何生理上的问题。一深入了解才知道,从小奶奶照顾孩子特别周到,吃点米饭什么的都是碾碎了喂,结果现在,孩子已经快3岁了,仍然无法适应任何硬一点的食物,只能吃流质食品,说话也一直口齿不清。
   孩子是靠动作去感知这个世界的,从孩子咀嚼食物,到孩子触摸各种事物,爬坐跑跳等,通过种种方式感知自己的力量。这些无所不包的父母看心疼孩子,却只不过用了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一点点减少孩子可以动作的机会,把孩子变成了自己温柔的笼子里的实验物,剥夺了他们自己体验和成长的空间。
      NO.2控制型父母
  有一类父母,在孩子面前特别强势,在很多时候替孩子做了很多事情,而根本没有寻求宝宝的意见。譬如我曾经遇到这样的个案: 我儿子刚刚初中毕业,死活不愿意继续上高中,整整一个月时间,他天天自己关在房子里面,我们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过了一段时间,我趁孩子去上厕所时候悄悄潜入房间,发现原来孩子电脑主机开着,估计在上网。上的什么?不知道,因为孩子可能出去的时候把画面关掉了。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罗静老师,能帮帮我吗,我心非常慌。  我在咨询的过程中了解到,这孩子从小到大所有的路,所有的选择都是妈妈做的,包括上哪个小学,穿哪件衣服,出去打哪把伞,甚至小到我当天穿哪件衣服,所有都由妈妈决定。想一想就能体会到,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还有什么乐趣可言?他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也没有任何自己做决定的快乐。他几乎已经被妈妈逼到无法呼吸的地步,于是只能用沉默又极端的方式表示自己的反抗。
      还有一位妈妈向我抱怨她已经成家立业的儿子。如果说上面的个案,孩子还会潜意识里要反馈,这个则已经是“习得性无助”的“成品”了:
   我儿子都二十多岁的人了,婚也给他结了,孩子也出生了,可是到现在也不知道操心,什么事都不会做,我给他做饭洗衣,给他找媳妇,现在还要帮他赚钱养家,我怎么养了个这么样的孩子啊! 抱怨了半天后,我了解了情况,原来又是一个强势的妈妈,总担心自己的儿子什么都做不好。从小到大,她事事都要为儿子操心,替儿子做决定。等儿子大了,该谈恋爱了,相亲对象也是妈妈安排的。有一天,看着要下雨了,妈妈交待儿子说:去给人家姑娘送把伞吧。于是儿子拿着伞找到了姑娘,说:我妈让我给你送把伞。结果人家姑娘一脸黑线,第二天就跟他分了手。
   讲出来像是不真实的笑话,酝酿者恰恰是父母自己。妈妈埋怨孩子这么大了还不会做这些那些事情,原因不在于他不会做,而是因为妈妈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去做。孩子从小到大等于都生活在妈妈的强气压之下,这种强势控制着他的一切,他很难有机会体验独自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相反,他只感受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是无能为力的,最终丧失信心,陷入了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干脆什么都不做,把自己的人生摆在那里,等待着妈妈去亲手安排和料理。 
      NO.3期望过高的父母
  一位妈妈本身是大学老师,谈吐很有修养,她有一个儿子,刚刚升入初中。孩子各方面表现一直都还算稳定。可是妈妈却问我:
   我总也弄不明白我的儿子好像总对自己没信心。其实,我内心里觉着他应该会是个优秀的孩子,所以尽量在他的前面做个好的领路人。每当他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我都会帮他整理思路,让他看到,下一步,他的目标应该是什么。我不断对他说,只要他肯努力,就能做得更好。 这位妈妈自己也承认,她对孩子抱有较高的期望值。这一点尽管她没有亲口对孩子说,孩子也能接受到她所传达的信息。因此,她越是对孩子说“只有你肯努力,就能做得更好”,就越容易让孩子体会到一种无能感。 作为处世经验丰富的父母,实际上我们清楚地知道,现实中的很多事,并非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得到回报的,可是,他们却拿着这种说辞去“鼓励”孩子。他们强烈希望孩子加倍努力以达到自己的期望值。这种“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只会让孩子不安。孩子不懂得设定一个又一个没完没了的目标究竟是为什么,他们所感受到的只有压力。
   孩子只会发现,每一次付出辛苦努力之后,总不能达到父母的那个标准。因此无论他做什么,无论怎样努力,都会觉得他能做的和被要求做到的距离很远,对他来说,永远没有句号,每次都是逗号。于是,他的情绪里是大量的挫败感,斗志也会随之丧失,最终,孩子有可能会放弃所有的努力,真的陷入绝望当中。
    其实,劳累的父母,往往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这样的父母,却并不一定是好的父母,因为他们不是心甘情愿地做出的选择,还会把负面的情绪带到家庭生活和孩子教养当中去。如果父母们能够认清楚自己的状态,换一个角度,先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做起,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搜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