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退群事件看法(家长退群事件引发的思考)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12-30】家校合作的压力与挑战
家长群:家校沟通的桥梁还是压力源泉?
随着“家长退群”事件的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省份出台文件明确指出,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严禁家长代劳。从2018年至今,已有10多个省份的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文件“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的做法。家长群本应扮演家校沟通的桥梁,但在现实中,却成为了家长们倍感压力的来源。家长们的吐槽和老师们的无奈背后,都是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在家长群中,很多家长感到巨大的压力。他们认为,作业和其他任务看似是留给学生的,实际上却是留给家长的。例如,在江西一所学校的家长群中,老师直接点名批评几名没给孩子批改作业的家长,认为他们不负责任。这样的言论一经曝光,立即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共鸣。大部分受访的家长表示,他们在学生作业中确实有过批改的经历,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虽然老师没有明确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但孩子的作业完成质量高,老师对孩子的印象也会加分。因此,一些家长认为批改作业是为了让孩子表现更好,提高孩子在老师心中的形象。然而,事实上,很多老师并不是为了推卸责任才让家长批改作业的。他们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例如,李蕾是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她从未通过家长群布置作业,只是在群里通知一些常规要求和孩子的学习状态。她承认,现在的学生有时很难管理,对于一些顽皮的学生,她有时会在家长群里发通知让家长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然而,她并不要求家长必须回复“收到”。同样地,幼儿园的老师李君也对家长群有所顾虑。她原以为通过发一些上课照片可以让家长了解教学情况,但家长群却发展成了咨询群。有一次,晚上11点多了,她还在群里回复家长的问题。虽然一两次还可以接受,但如果每个家长都这样,她怕连写教案的时间都没有了。
家长退群的两难境地
对于家长群,许多人表示自己正处于“想退群,但不敢退群”的两难境地。虽然可以关掉声音或者选择消息免打扰,但未读信息却无处可逃。一位家长在开家长会时情绪崩溃,因为经常不回复家长群的消息,被老师点名提醒后突然失控。他解释说,自己要加班又要照顾孩子,无法及时回复家长群的消息。他感叹说,每天下班后还要看着孩子做作业,顾不过来就被说不关心孩子,感到非常委屈。很多家长表示理解他的情绪失控,因为他们自己也曾经历过类似的压力。另外,很多家长担心退群会错过重要通知。例如,北京市民张文说,如果不加入微信家长群,信息来源就会很少,可能会错过学校的重要通知。但加入群后,大量的信息容易让人感到焦虑。林辰也表示,即使她想免打扰,也不敢开启“消息免打扰”功能,因为怕漏掉重要通知。
家长群中的攀比与表现
家长群的变迁与挑战
家长群本应是方便家长了解孩子状况和与老师沟通的工具,但很多家长群却变成了“负担群”、“攀比群”和“马屁群”。许多家长为了在群里表现出色,努力刷存在感,以获得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注。他们生怕自己不够“优秀”和“灵活”,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被忽视。很多人回忆起自己学生时代的家校关系,认为现在的家长群存在许多问题。然而,家长群的存在也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例如方便家长了解孩子的动向和促进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一些家园互动平台也为解决家长群的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北京市民张文的孩子所在的幼儿园使用了一种移动互联网家园共育互动平台,实现了幼儿园动态发布、活动通知和签到等功能。然而,这种平台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张文曾经为此感到焦虑,因为她觉得这样的平台不给家长表现的机会。她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在家长群中努力表现,是因为心虚。她担心自己不够“优秀”和“灵活”,怕自己的孩子会被忽视。
家长群中的明争暗斗
家长群中的讨论往往引发各种争论和明争暗斗。很多人表示,他们为了孩子的未来而努力,但这种努力背后却是对“别人家的孩子”和“别人家长”的攀比和比较。家长群中的纷争和压力源于家长们的焦虑和不安。尽管家长群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但取消家长群似乎并不现实。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家校沟通平台已经出现,解决了一些问题。例如,幼儿园使用的家园互动平台可以减少家长群带来的压力和焦虑。这种平台可以实现幼儿园动态发布、活动通知和签到等功能,方便家长了解孩子的状况,降低了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成本。
结语
家长群对于家校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压力和挑战。家长们感到巨大的压力,老师们也面临着无奈和困境。家长群的存在也导致了攀比和表现的压力,让家长们倍感焦虑。然而,一些新的家校沟通平台正在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更好的沟通和合作方式。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共同努力,建立高效的家校合作关系,为孩子的教育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