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方法的精髓(强烈建议父母老师给学生看看)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1-15】自新高考改革以来,语文的权重显著提升,甚至出现了“得语文者得天下”的金句。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不仅占分比重高,而且是提分最为缓慢的一门学科。然而,再困难的事情也总有解决的方法。学好语文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呢?这篇文章将为你提供一些精辟的建议,强烈推荐语文老师和家长们转发给学生们。
通常情况下,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 多读,就是反复读
据说,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被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于一篇好文章,前后竟读了22遍之多。丰子恺先生深有体会地说,通过反复阅读,文章会逐渐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这是记忆的根本。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记忆,还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正如古人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通过反复阅读,文章的精髓会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思维中,成为我们知识的一部分。
2. 强记,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
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基本概念必须牢记,如语文中的音形义、外语中的单词等。对于理解了的内容,我们要背诵;对于暂时不理解的内容,也要先记住,并在实际应用中重新巩固记忆。古诗文尤其如此,背诵后更容易理解,理解后又会记得更加牢固。
这种记忆方法需要毅力和恒心,但久而久之,大脑中的信息存储会越来越多,同时也会养成乐于记忆的好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强记并不等于死记硬背,而是要有目的、有选择地记忆。
3. 勤写,不只是写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写作不仅仅是写作文,还包括日记、听课笔记、读书时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等。写作本身是一种高层次的记忆方式。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写作文时,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等到誊写到作文本上时,往往不看初稿就能顺利写完。这是因为动笔的过程中,综合调动了各种感官,进入了记忆的高级阶段。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在语文学习中尤为适用。
课文预读“两步法”
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预习。预习的好处有很多。一旦养成预习的习惯,不仅能更好地学习新课,还能提高自学语文的能力。有人曾将预习比喻为获得一把“金钥匙”,这里的“金钥匙”就是指自学能力。那么,如何做好预读课文呢?
第一步,粗读——扫除障碍
预习一篇课文,首先要粗读一遍。遇到不懂的字、词,要及时查阅字典、词典,扫除阅读障碍。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预习《岳阳楼记》时,可能会遇到“浩浩汤汤”中的“汤”(shāng),这个词容易读错,意思是“水流大而急”。
再比如,“薄暮冥冥”中的“冥”(míng),意思是“昏暗”。通过查阅字典,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从而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
第二步,细读——找出问题
细读是指认真细致地阅读。尝试给课文分段,概括每段的段意和中心思想。逐句、逐段地读,提出疑难问题。例如,在预习《孔乙己》这篇小说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孔乙己为什么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人?
”可以在句子下方画一条线,打上一个问号,等到上课时,带着这个问题专心听老师的讲解,这样会更快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此外,预习时千万不要忽略每课前的“预习提示”和“阅读提示”。“预习提示”主要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不要求立即回答,同时列出一些需要掌握的字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理解和掌握。通过这些提示,学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预习,提高学习效率。
预习带来的好处
预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当老师提问时,预习过的同学往往能对答如流,表现出色。预习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业和生活中受益匪浅。因此,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重视预习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
学习语文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持之以恒地练习,一定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广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享受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