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济南家教
当前城市:济南 [切换其它城市] 
jn.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闁烩偓鍔嶉崺娑㈡儌鐠囪尙绉� | 闁烩偓鍔嶉崺娑樷枖閵娿儱鏂€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济南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济南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济南家教网 > 小升初资讯 > 如何引导孩子交朋友与维护友谊

如何引导孩子交朋友与维护友谊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16-07-24

前些天在参观美国一个儿童机构时,看到一幅画,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题目是“你做好上幼儿园的准备了吗?画上有五幅图,每一幅图代表一种幼儿园入园必备能力。第一幅是我会自己吃饭穿衣上厕所;第二幅是我会交朋友;第三幅是我会表达我的情绪;第四幅是我会使用语言(很有意思的是,配图是一个小孩在大哭,因为当孩子的语言能力不足时,他们常常会用哭闹、打人等方式来表达);第五幅画,我会轮流和分享。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自理能力外,其余四项都是与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发展相关的内容。


为什么国外幼儿教育对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发展方面如此重视? 这让我想起了2015年发表在美国公共卫生杂志上的一项20年队列随访研究,这项研究预测儿童早期的心理社会能力对其成年期的影响。研究者在1991年评估了一下四个地方大约800名幼儿园孩子的心理社会能力,然后在后来的20年多年中,追踪他们的成长过程,记录一些他们生命中里程碑的事件直到25岁。研究发现在幼儿园时期合作、分享、帮助别人、解决冲突等社会心理能力发展比较好的儿童,长大后会接受更多的教育(完成高中学业,上大学的比例都更高)、找到全职工作的比例更高,而在1991年测评时心理社会能力表现比较差的这些孩子,成年后完成高等教育的比例更低,吸毒、进监狱等危险行为发生率更高。


正是基于很多专业的、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国外的家庭和儿童教育者对儿童心理社会能力的发展格外重视。不管是幼儿园、中小学,还是儿童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类儿童机构,都融入了大量促进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发展的活动和内容。这方面的儿童绘本也是很丰富的,很多绘本是由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临床心理咨询师等专业、资深人士撰写,以孩子容易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场景,将培养孩子积极心理发展以及孩子成长中需要知道的道理蕴涵其中,有很多绘本后面还会有这些专业人士给家长的建议。


如何建立友谊


当孩子面对新的环境时(比如,开始在新的学校上学、搬家到新的地方时),建立友谊的能力尤为重要。有些孩子比较容易交到朋友,但对于很多孩子而言,建立友谊并不是那么轻松和容易的事情。如果孩子感到害羞,不愿意和别人打招呼,不敢加入小朋友们的活动中,不敢邀请别人一起玩时,家长该怎么帮助孩子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归因理论。


归因是指人们如何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通常有三个维度:


内部/外部、
稳定/不稳定、
可控/不可控。


比如,你想邀请小朋友一起玩跷跷板,但对方正在玩滑滑梯,没有接受你的邀请。有的孩子会把这个拒绝归因在外部因素,“他可能玩滑滑梯玩的正高兴,所以没有接受我的邀请”;而有的小朋友会觉得“是我自己不讨人喜欢,别人都不愿意和我一起玩”,这样的话,就把被拒绝的原因归结到自己内部因素上了。同样是这个例子,第一个小朋友归因的是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如果拒绝的原因是对方玩滑滑梯正高兴,那这个因素只是暂时的,等一会他说不定就对跷跷板感兴趣了,还可以再次邀请他玩;第二个小朋友把对方的拒绝归因在自己不讨人喜欢这种自身特点上,但这种特点是小朋友在短期内很难做出改变的因素,就会让他感到很无助和自卑。


因此,归因理论认为当发生了一件坏事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将其归因为外部因素、不稳定、可控因素导致,那么会感觉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成败有一定的掌控作用,这样就会比较积极乐观、勇于尝试。归因风格是人们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积极心理之父塞利格曼认为归因风格在人们8岁左右的时候就可能成型了,但是这种风格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和培养而改变的。


恰当归因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能力,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 比如,当孩子开始上幼儿园,害羞、不敢交朋友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有感到害羞的时候,刚开始和陌生人交流或刚到一个新的环境时,很多人都会感到紧张和害羞”。这样引导的话,家长就把孩子目前出现的这种状态归因为外部、不稳定、可控因素(是刚上幼儿园这件事和这种暂时的状态,而不是孩子的内向、胆小等这些内在、不可控的因素);另外,父母这样说的话,孩子会觉得原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而不是自己一个人的问题,紧张焦虑的情绪会有所缓解。家长对孩子害羞的情绪状态表示理解,告诉孩子“当你感到害羞的时候,即使跟别人打个招呼,有时候也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但你可以经常练习,练习的越多,就会变得越容易。”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提供解决的办法,让孩子感到这件事情自己有能力控制和应对。


如何维护友谊


如果想让孩子变得更受朋友欢迎和喜爱,家长该怎样引导? 在人际关系中,孩子应该学会的能力:分享、合作、轮流、帮助、倾听和表达、守诺、宽容、爱和公正等。


学会分享:“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 “不若与人。”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不若与众。”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可以给孩子树立分享的榜样。我在国外的儿童活动中,经常看到家长引导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游戏的场景。
学会合作:比如,“有时候小朋友非常想和你玩某个游戏,你可以试着参与和配合,不要每时每刻都要大家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如果Eric想用积木搭桥建铁路,那你可以用Lego建房子,你们一起来建个城市吧。”比如,和朋友一起比赛跳远,朋友赢了,要真诚赞美, “Good Jump! You win!”不要为一时的输赢斤斤计较。


学会轮流:如果孩子们都想玩同一个玩具是怎么办?投个硬币来决定先后或用计时器来帮忙,大家轮流玩。


学会邀请:“我们一起来荡秋千吧,你先荡我先帮你推,然后一会你再帮我推,好不好?”


学会帮助:当朋友心情不好时,看看有没有办法让他高兴起来。“这是我最喜欢的糖果,吃了你心情可能就会好起来。”当朋友做不出数学题时,想办法帮他理清思路。


学会倾听和表达:家长应该教小朋友用礼貌、友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果有些小朋友说话不礼貌,不要和他计较,简单平和的回应就好。比如,“不要拿我的笔,快还给我”,可以平静的回应“好吧,我刚刚借用了一小会。”


学会守诺:言必行,行必果。信守承诺才会得到朋友的信任。比如,你最好的朋友告诉你“我的父母离婚了,我很难过,不要告诉别的人”。家长应告诉孩子不要将朋友的秘密到处宣传。但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也要教孩子学会辨别情况和自我保护。如果对方让你保守的秘密是坏的行为,比如偷窃、或者对方想要触摸你的身体并让你保守秘密等,这样的情况需要及时告诉家长。


学会宽容:“每个人都有缺点、每个人都会犯错,学会接纳和宽容”。


学会表达爱:爷爷奶奶父母或朋友生日的时候,教师节的时候,家长可以带小朋友亲手制作小礼物,让孩子从小学会表达爱意。 保持公正:当有人欺负或取笑你的朋友时,你需要保持公正。比如,有小朋友在背后悄悄给你说,“Emmy和人说话的时候好像有点怪怪的”。你可以告诉他,“那是因为Emmy听力不好,所以才会这样,这并不是她的错。我们以后和她说话的时候,尽量说慢点、大声一点,这样她就能和我们更好的交流了。”


除了上述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人际能力外,家长也要告诉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不应该做的事情:


不能嘲笑或取笑别人:每个人都有缺点,缺点没有什么可笑的。


不能打人、不能骂人或说脏话:生气的时候,用正念儿童练习(如,神奇快乐呼吸法)来平静的心情,坚决不能打人骂人。
不要不懂分享:不要占着玩具,不让别人玩。


不要不遵守规则:玩游戏的时候,大家都要遵守规则,才能玩的开心。 不要总是责怪别人:当出现坏的情况时,不要总是责怪和抱怨别人。如果对方真的做错了,想办法帮他一起来解决。

 

不要限制朋友和别人一起玩:“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允许你和别人一起玩。”这是小朋友中常常出现的情况。家长要提醒孩子,要允许朋友有别的朋友,要尊重朋友的朋友,大家一起更快乐。


不要忽略朋友的话语和感受:有时候朋友可能累了或烦了,“放开我,不要抓我了”,告诉孩子要及时观察和体会朋友的心情,不然的话,可能接下来你们就会吵架了。


不要赢的时候四处炫耀,输的时候就不玩了。

 

-更多-

最新教员

  1. 闫教员 内蒙古大学 大数据技术与工程
  2. 张教员 青岛大学 医学
  3. 张教员 济南大学 土木工程
  4. 于老师 大学助教 音乐
  5. 周教员 山东财经大学 经济学
  6. 王老师 中学高级教师 英语
  7. 贾教员 山东大学 物理学
  8. 李教员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专业
  9. 马教员 山东财政学院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