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8
一位妈妈出差回来,高兴地给女儿买了一个陶瓷小猫的礼物,但女儿却不满意,这让妈妈感到生气和委屈。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和保持身体健康是中年父母肩负的四大重担。在教育方面特别要努力,因为这是家庭传承和延续的关键,也是家长职责的一部分。
妈妈生气地夺过礼物,说不要还给我。女儿害怕地小声说:“你……都说送给我的。”妈妈摔门离开了,留下女儿在那委屈地哭泣。
本来是开心的事情最后变得不愉快,这种情况你是否有所了解?我们总是希望能与孩子亲近,但却因为措辞不当而与孩子疏远。
养育孩子中充满了问题,但良好的沟通是我们走进孩子内心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孩子情商的重要途径。
在《亲子沟通密码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就这么简单》一书中,作者通过亲身经历总结了7个沟通密码。通过这些密码,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从失败、错误、冲突中获取能量,学会解决问题、建立自信,并赢得合作。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是在教育孩子,同时也在修炼自己。通过动态、反挫、观察、联结、读心、引导和赋能这七个原则,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学会用新的理念与世界相处。
事物是动态发展的,我们要动态地看待孩子、情绪和自己。我们经常会把孩子某个瞬间的行为定义为长期的特性,比如说孩子没礼貌、自私、爱骂人等。实际上,这些是我们对孩子的刻板印象,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就会发现孩子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糟糕。
从失败中寻找积极意义,是每个人生命中的宝藏。当孩子面对挑战时,我们应该问自己:“这样的经历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呢?”
不要评价,要观察。观察是客观描述,而评价往往是带有偏见的谎言。尝试用“我看到……我听到……”的句式,向孩子描述客观事实,而不是攻击他们的人格。
接纳情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我们常常陷入野蛮沟通的陷阱,忽视了孩子的感受。接纳感受并不意味着认可行为,但可以用语言与孩子建立联系,让爱与温暖流动。
每个不当行为背后都隐藏着未被满足的需求。父母要读懂孩子的需求,首先要读懂自己的需求。任何负面情绪和行为背后都隐藏着一种渴望,只有满足这种渴望,我们的内心才会平和。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往往是说教而不是倾听、引导和提问。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思想去侵占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最好的教育不是说服,而是让孩子自己去试错,去发现真理。
每个孩子的潜力都被严重低估。虽然他们有时与我们的期望背道而驰,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优点。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让他们知道自己与众不同。
这7个沟通密码不仅揭示了与孩子交流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重新思考与他人和世界相处的方式。
现在的社会认为“为母则刚”是对女性的褒奖,其实并不应该如此。妈妈也需要给自己松绑,展示自己的脆弱和困惑。适当示弱才能发现真正的自己。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我们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认知去教育孩子。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也要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只有了解自己,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心理学中的“踢猫效应”指的是把不满情绪发泄在弱于自己的对象身上,这是一种负面情绪的传递。孩子常常承受着我们从工作和他人身上吸收的负能量。我们需要重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向孩子和爱人坦诚内心的委屈和需要,以表达对孩子的尊重。
当我们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时,孩子也会体会到同理心和满足他人的成就感。记住一句话:“当我们反馈给孩子什么,什么就可能成为孩子生命中的实在。”
阿甘的妈妈从未认为他和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她的乐观和勇气一直鼓励着阿甘,让他勇敢面对未知,品尝生活的各种滋味。
当孩子面对各种意外时,父母首先要从危机中发现转机,引导孩子走向更大的转变。我们不能改变经历,但可以定义经历带来的意义。
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理念认为,个体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期望对行为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当我们引导孩子关注事件的积极意义时,他们逐渐树立起积极态度,迎接生活中更大的挑战。
父母不能一直陪伴孩子,但孩子可以从我们身上获得勇气、能量和自信,这些在成长的历练中逐渐积累起来。失败和挫折并不能为孩子赋能,但我们可以从中获取能量,让孩子有底气地面对未来。
《亲子沟通密码》这本书告诉我们,沟通的关键是引导孩子发掘自己内心最美好、最真挚的善意和勇气。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更重要的是学会认识自己,重塑自我,让孩子从我们身上获取能量,在自信和合作中展现自己最亮丽的光芒。